今年3月,印发的《关于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“完善多层次、广覆盖、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”。国内首家民营银行——微众银行,成立十余年来,持续探索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、可得性和满意度。
2015年5月,微众银行推出了致力于普惠大众的“微粒贷”产品;十年来,微粒贷累计服务超 7000万人、日均发放贷款超93万笔,依托数字科技,谱写惠民新篇章。
服务超7000万,
坚定践行普惠金融
围绕“发展普惠金融”的要求,2015年,微众银行推出“微粒贷”,旨在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和可得性。“微粒贷”具备纯线上操作、无需提交纸质资料等便捷优势,深受长尾人群青睐,有力推动普惠金融服务下沉。
数据显示,“微粒贷”超过40%的服务发生在三线及以下城市、县域、乡村地区。约18%的客户为此前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无贷款记录的“首贷户”,实现金融服务半径的再次拓宽。
“微粒贷”采用按日计息、可提前还款免违约金、审批放款快、随借随还等设计,精准契合以小微经营者为代表的周转类用户的资金使用特点。据此,一款针对“微粒贷”存量客户中的小微经营类客户的、用于生产经营活动、最高50万元的全线上个人经营性贷款——“微户贷”应运而生。
截至目前“微户贷”已累计服务小微自然人客户超46万人次, 76%的单笔借款成本低于200元,有效降低了小微群体的资金周转成本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“微户贷”客户中,70% 系批发和零售业、制造业、住宿和餐饮业等基础民生行业客户;25% 为无人行经营性贷款记录的“首贷小微客户”,切实以金融“活水”激发了小微经营类客户的经营生产活力。
科技赋能,
打破普惠金融数字藩篱
数字时代,如何破解“数字鸿沟”难题,实现特殊群体金融服务需求的有效触达,已成为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课题之一。过去数年,以微众银行为代表的一批金融机构,根植自身互联网基因,依托数字科技力量,专注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。
2016年,微众银行发挥自身“数字金融”的技术优势,以“微粒贷”为基础,以科技铺路、用服务清障,积极探索并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。升级后的“微粒贷”组建了专职手语专家团队,并借助远程视频手语服务机制,实现了面向视障人群的线上无障碍化金融服务。
此后,“微粒贷”又加快信息无障碍建设,帮助残疾人共享数字生活,先后完成扩充无障碍客户服务团队、启动信息无障碍优化项目、上线语音读屏匹配功能等升级,持续优化视、听障人群的使用体验。截至2024年底,“微粒贷”累计服务视障人群超7万人次、服务听障用户超23万人次,进一步拓宽无障碍金融服务的覆盖面。
探索创新,
助力乡村全面振兴
在助推普惠金融广泛覆盖的基础上,微众银行将服务半径延伸至乡村全面振兴领域。微众银行坚定践行“金融向善”理念,创新性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乡村普惠金融路径:通过将“微粒贷”产品与合作银行核算落地的方式,精准滴灌,助力县域经济各项事业发展,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。
“微粒贷”创新帮扶模式,通过数字金融工具与联合贷款平台的双轮驱动,构建金融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良性循环。一方面,新增贷款助力当地企业及金融业高质量发展;另一方面,协助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将资金更好用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,助力当地农业增效益、农村增活力、农民增收入。
目前,“微粒贷”的创新帮扶模式已在48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落地,累计贡献税收超29亿元,并成功完成重庆市巫山县双龙镇、金坪乡道路项目和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、张北县“互助幸福院”养老院项目等,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,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,得到地方高度认可。
十年间,以微众银行“微粒贷”产品为代表的一批民营金融机构快速发展,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化的数字惠普之路,不断推动完善“多层次、广覆盖、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”。
未来,微众银行将依托“微粒贷”等产品持续践行数字普惠金融,积极发挥对普惠大众和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作用,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。
丨每财网&每日财报声明
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,表达的信息或者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,仅供参考。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。
内容投稿:meiricaibao@163.com
电话:010-64607577
手机(微信):15650787695
投资者交流群:公号内留言微信号,由群主添加入群